稍息片刻,程鹏带领队伍离开河岸,继续南进。走到一片连绵的土丘,再找到一片小树林,寻一高处暂时停下,开始喝水吃干粮,休息整顿。
天色虽已放亮,但仍然黑云沉沉,让人觉得十分压抑。福伯过来说道:“少主,看着天色,好似要下雨了。”
丁广等猎人也同样觉得:“说不定雨还不小”。
程鹏问道:“如之奈何?”
丁广说道:“如有人家处最好。如无,则得寻高地有大树处搭设窝棚避雨。”
福伯道:“一般的人家如何装得下我们三四百人?看来得马上去找大树林。”
裴元绍立即站起:“我们斥候队去找。”言毕飞奔而去。
过了一会儿,裴元绍回来:“东面十多里有一片大树林,可以在林间搭窝棚。”
于是众人起身,拖着疲惫的身体向东而去。走了十多里,果然见一片大树林,其中一颗童童如车盖,树冠伸出二十余尺。其他树也高大茂密。于是众人开始安营扎寨。四周一圈栅栏,驮马围着大树一圈套牢拴好。两棵树之间用木棒链接做屋架,然后用树叶铺屋顶挡雨。大小便在最低处,不与住处交叉。裴元绍又在一里外找到一个天然水塘。丁广带人去砍了大量柴禾备用,程卫割了很多青草喂驴。真是群策群力、齐心协力。不一会儿,一个井井有条、像模像样的营盘就完成了。
天色越来越黑,到了中午,瓢泼大雨倾泻而下,宛如天河漏水、大海倒倾。这场雨足足下了五天五夜。天下大旱久矣!此雨却是久旱送甘霖。但程鹏队伍却倒了霉,窝棚毕竟不太牢固,外面大雨、里面小雨。有的窝棚被大风大雨摧垮,人们淋得精湿。这就导致陆续有人生病,后来竟然有三十多人或高烧不止、或上吐下泻。程鹏急得团团转!
好在基本的卫生要求使疾疫没有扩散。雨一停,就把裴元绍派出去找医生。等了很久才找来一个看起来约三十岁的土郎中。他和裴元绍背来一大堆草药,熬在锅里成为黑乎乎的苦水。灌入病人口中,几天后总算止住了扩散。但有几人却医治无效、无奈死去。众人伤感不已,寻一高处将死者埋葬。
过了三天,病人已无大碍。土郎中要告辞了。程鹏诚挚地向他道谢,并让福伯拿了几贯钱给他。然后问道:“郎中尊姓大名?”
郎中答: “在下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
得,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一个未来的神医。华佗(公元15~208年)在这个时候(公元18年)正是二十九周岁,名声尚不显。后来他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兖州、豫州、徐州、扬州、青州等地。心地善良,专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于内、妇、儿和针灸各科。这个时候华佗还年轻,名声不显,麻沸散和五禽戏还没发明出来,程鹏暂时也不想过多干预华佗的成长、成熟过程。
程鹏颇想招揽华佗,但他知道自己还没那个声望和本钱,只能先结个善缘。于是他热情拉住华佗的手,虚心向他请教一些医学知识。华佗也对程鹏营盘的卫生布置和救治伤员的手法很感兴趣。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华佗就在营里多住了一晚。
程鹏问道:“华先生可知近处可有城池能买到粮食?”
华佗回答:“东边离这里三十里地即是陈留郡己吾县,那里虽是小县,却甚是热闹,有好几万人口,商家甚多。”
程鹏:“再问华先生,汝南如何去?”
华佗:“汝南却是向南。”
程鹏;“华先生,异时有暇,请华先生来汝南,小子还有很多地方有求于华先生。”
华佗:“如此甚好,到时候我们好好交流。后会有期。”程鹏再次道了谢,命裴元绍送华佗走了。
程鹏召集福伯、裴元绍、周仓、廖化、丁广等人开会,说道:“大雨耽误了十几天,粮食渐少,我欲带人去己吾买粮,用精盐交换,福伯以为如何?”
福伯:“此计甚好。不过为了安全,先只带一小袋,和商家商谈好条件后再交易。老仆和丁广去谈,程礼带二十人接应即可。少主可以不去。”
程鹏:“我欲和裴元绍去县衙探探消息。”
周仓、廖化喊道:“我等也要去!”
程鹏;“好好好,一起去。记住,从现在开始都称我为‘公子’!”于是嘱咐程卫等守好营地,他们一行人只带腰刀出营向东而去。
走了两个多时辰,看到己吾城墙就在眼前。程鹏与福伯分头行动。却说福伯、丁广交了进城税,来到城里大街。只见大街两边商铺林立,人流攒动,吆喝之声此起彼伏。两人走了一个来回,找了一家大的商铺,一抬头,只见门额上“糜氏商铺”。福伯进得门来,丁广在门外等候。一个伙计笑容满面迎上来:“客官,买些什么?”
福伯:“欲寻你家掌柜的谈一笔生意。”
伙计请来掌柜。掌柜拱拱手:“老丈有何指教?”
福伯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袋子,放在案几上,打开对掌柜说道:“掌柜请看。”
掌柜定睛一看,“咦”了一声:“老丈,这可是精盐?”
福伯:“然也。掌柜以为如何?”
掌柜伸出手指,捻了一点放进口中:“好盐!”再拱手道:“敢问老丈有多少货?”
福伯笑而不语。掌柜猛地省得,忙道:“正好我的主家在此。老丈稍等,我去请主家来与老丈洽谈。”于是匆匆向后堂而去。
俄而,后堂走出一雍容大方、敦厚雅的青年公子。他从容地向福伯施了一礼。掌柜介绍道:“这是我的主家,东海糜竺,字子仲。”
福伯还了一礼:“老汉程福,为人家仆,无字。大家都称我为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