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殿。
朱翊钧依旧在坚持着,于除视朝之外的每日早晨,在这里接受讲官们对儒家经典的讲读,也依旧会在讲读间隙,咨询张居正一些政务。
“先生越发瘦了许多,当注意养身才是!”
而这一天,朱翊钧在见到张居正时,因见张居正有黑眼圈,且人也的确瘦削了些,便先说了这么一句。
张居正拱手道:“承蒙陛下挂念,臣会注意的。”
朱翊钧点首:“朕从东厂那里,听到了民间关于进一步开海的不少声音,多有欢欣鼓舞之言,如今想来,进一步开海倒也不算尽不合民意。”
说着,朱翊钧又道:“只是开海归开海,想要把开海之利变为官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海贸难免还是会被大族所垄断,而大族只怕也还是不会老老实实缴纳出海之税,只能说如今之开海,不过是口头上允许百姓出海而已,而百姓畏于海上盗寇,又畏于官吏盘剥,想必敢出海者,还是寥寥无几。”
“陛下说的是,凡事难以一蹴而就。如今只是能让百姓知道,限制他们出海谋利的非是朝廷,便足够了。”
张居正回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
他知道,现在朝廷开海最多还是只能像当初开月港一样,增开的一处口岸只是每年增加一万多两的税收而已。
而真正要想增加大量关税收入,还是得靠打击走私。
但打击走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打击走私相当于真正的向势家豪右的根本利益动手,遇到的阻力肯定比现在只是允许百姓出海要大的多。
而凡事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朱翊钧也没急着想要打击走私。
他知道,现在大明朝廷的关键还是要继续推行清丈田亩于全国,通过清丈田亩增加的赋税来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构建新的利益集团,而才能在将来打击走私,进一步增加关税收入。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事情要一步一步的做。
对于朱翊钧而言,他还有的是时间,也不必担心将来没有机会去做。
“正式于全国推行清丈田亩的户部题本批红没有?”
华殿的讲读结束后,朱翊钧回了乾清宫,于晴空朗照的殿外伫立着,且因想到清丈田亩的事,而问起张鲸来。
张鲸回道:“回皇爷,已批红!”
朱翊钧听后便没再言语。
万历四年十二月,三九寒冬时。
关于在全国推行清丈田亩事的诏旨,正式通过各路驿站急递到了各布政司。
按照诏旨的要求,明年也就是万历五年开始,要在全国全面推行清丈田亩事。
而因此,早已被安插各地担任抚按等要职的改革派官僚,在接到这样的诏旨后,皆开始磨拳擦掌起来,且都在等着万历五年的到来。
毕竟,天子对于积极推行清丈田亩事的官员奖掖之重,他们也是看见了的,所以没谁不想借此机会进步。
山西大同。
大同巡抚贾应元在新年刚过,就立即吩咐人将巡按茹宗舜请来,商定清丈田亩的事。
其身边爱妾因见天色还早,便言道:“老爷何必着急,不过是一万两赏银而已,我们家还在乎这点进项?”
“你个妇道人家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