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跟内心躁动有什么关系!
还有那幅画,她明明只是觉得男孩和狗狗的表情都很有趣才记下来的。
就像她手上画的这幅,她只是觉得小女孩回望她的眼神干净又丰富,所以才记下来的。
不过,这种感觉真的很难表达……那天在咖啡厅里,她没想出来,到现在还没想出来。
所以她只能先画环境——湖,建筑、咖啡馆的橱窗玻璃等,把人物,尤其是小女孩眼睛,留到最后画。
画面早就定格了,不管遇到多少意外,她画出来的一定是最初那一瞬间的样子。
画者的眼睛是镜头,大脑是底片,手中的笔只是一种曝光手段。
画不会因为任何人和事而改变,只有曝光得完整或不完整……
至于那个人……确定无疑,只是网友而已。
这几天,郭尚北特别喜欢问一个问题:“你刚刚在做什么?”
发过来的消息,也基本上都是一个句式:“我刚刚在……,你刚刚在做什么?”
譬如,我刚刚给自己做了一碗油泼挂面,虽然配料和步骤都一样,但比起你做的,味道还是差点。不过,就算我再馋嘴你做的,也没机会再吃了,你这个狠心的女人(敲头)……能不能跟我说说,你刚刚在做什么?
我刚刚开完会,让助理在晨会上设置了一个有奖提问环节,今天第一次投入实践,没想到效果相当不错。高兴的同时又有些失落,毕竟以前主要负责怼他们的人是我,现在我亲自给他们提供了互怼的平台,如今已经不那么需要我了(哭丧脸)。你呢?你刚刚在做什么?
我刚刚去把你借我穿的衣服和鞋寄了快递,不能亲自登门归还,简直是我的一大损失,但我完全不指望你能补偿我(耸肩),只希望你能回答我一个问题,你刚刚在做什么?
陆原野觉得他发消息的语气跟平时说话的语气很不一样,很坦白,很幼稚。
好像从最后一次见面以后,他就彻底放开了一样。
令原野不解的是,最后一次谈话的目的明明是断绝来往,虽然还保留了网友的虚名,但他对网友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
网友之间还要每天汇报行程吗?
他单方面汇报自己的日常也就算了,现在还要让她也汇报?
其实,每天看到他的单方面汇报,她都有那么一点不适感,她并不想知道一个陌生人每天在干什么,更不用说告诉他自己在干什么了。
只是想到自己承诺过会看,会回复。
前几天,他不问问题时,她都会简单地回复一个语气词。
“哦。”或者“嗯。”
看到问题后,她的回复变成了两个字:“已阅。”
她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问她这个问题,但渐渐地,不适感好像消失了,偶尔还会莫名地觉得他说的话有些好笑。
时不时地,也会随手把现成的答案发过去。
当然,她的回复依旧很简单。
“看。”
“画画”
“吃饭。”
这就是郭尚北的“陷阱”。
他敏锐地察觉到,原野不喜欢装假,却对明晃晃的耍赖很容忍。
他知道,要入原野的心,只能以心换心。
所以,他在有意识模仿最后一次跟她谈话时的自己。
这,也是他第一次尝试用这样的方式与人交流,其实,他也并不习惯在他人面前这样袒露自己。
------题外话------
网友都做了,离见面还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