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那三位新交的好朋友安全上车后,余菲松了口气,脑海中开始整理起原女主的背景和人设。原女主的设定是一个清纯勤奋的小白花,虽然努力却成绩不佳,直到剧情的关键时刻才会揭示她的真实身份。实际上,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女,考试和才艺样样精通。她的家庭背景也相对不错,只是因为当时的小说女主多以穷苦清纯的形象示人,作者在这方面也有些小私心在制定女主人设和家庭背景时是这样子的:原女主有一位相依为命的亲哥哥。父母双亡时,她才七岁,而哥哥也只有十七,年轻得令人心疼。幸好,父母都是成就颇高的商人,留下了可观的遗产。尽管哥哥年纪轻轻,却肩负起了保护妹妹的责任,用他那稚嫩的肩膀支撑起这个小家庭。经过艰苦的努力,哥哥凭借聪明才智考入了法律专业,如今在国外开设了多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生活也逐渐走上了正轨。他不仅为自己打拼,也时常给余菲寄来生活费,让她的生活过得相对滋润。
在这样的背景下,余菲的生活似乎充满了希望与温暖。她的努力与坚持,正是对哥哥无私奉献的最好回报。
这一次,余菲不想再让家人失望了。她站在街边,目光穿梭于来往的车辆,心中默念着自己的决心。终于,一辆出租车停在了她面前。她迅速上车,告诉司机前往她曾经的家。幸运的是,下午的车流量并不繁忙,不到十五分钟,她便抵达了那间熟悉的出租屋。
打开房门的一瞬间,温馨的小屋映入眼帘。这正是她一直梦寐以求的地方。虽然空间不大,但家具齐全,处处透着温暖。余菲轻轻关上门,绕过鞋柜,放松地趴在那张软糯的沙发上,舒服得眯起了眼睛。
回想起刚来到这个世界时的迷茫,余菲不禁感慨万千。自从转学到德樱,她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灵魂,终于能够正常地生活。那些关于原女主的身份早已不再重要,现在的她,就是余菲,一个全新的自己。
趴在沙发上,余菲享受着一段“沙发时光”,仿佛自己是一只懒洋洋的猫。经过一番“深度休息”后,她迅速跳起来,像是被弹簧弹射了一样,冲去洗澡。洗完澡后,她给自己敷上了一个美美的面膜,仿佛自己是个即将登场的女主角,正追着当年那些让人心潮澎湃的剧集,幸福的样子简直快要溢出屏幕了。
终于,面膜敷完,脸也洗净,余菲像一只疲惫的小鸟,扑通一声倒在床上,瞬间进入了梦乡。可惜,梦乡的美好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二天,手机的闹铃像个不合时宜的小恶魔,毫不留情地把她从梦中拉了回来。余菲眯着还没完全醒来的眼睛,摸索着床头柜,终于找到了她的手机。看了一眼,天哪!已经点20了!离迟到只剩下四十分钟,心里顿时像是被一只小兔子狂跳不止。
“快!行动起来!”余菲心里暗叫,立马像火箭一样弹射起床。十分钟内,她完成了洗漱和穿衣,简直是“超人”附体。出门时,正好看到出租车在楼下等着她,心中一阵窃喜。车上,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刚好0分钟,出租屋离学校还算不远。终于,在55分钟的时候,她气喘吁吁地冲进教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心里暗自庆幸:今天又是一场“惊险”的逃脱!
然而事情根本没有余菲想象的那么简单。刚一踏进教室,左脚就被一个“神秘物体”绊了一跤。因为她太激动,没注意脚下的“危险”,结果摔得相当惨烈,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司寇苒和聂霜霜立刻跑过来,关切地问:“小菲,你没事吧?”然后把她扶起来,坐在了旁边。
“是你伸脚的!我刚才看到你缩脚回来的!”卢心蕊严厉地对着旁边偷笑的齐函质问道。
司寇苒和聂霜霜也异口同声地指责齐函:“你这个疯子,明明是故意的!”说完,周围的同学们纷纷附和,表示他们也看到了这一幕。
余菲装作一副委屈巴巴的样子(虽然确实很委屈),拉了拉旁边的司寇苒和聂霜霜:“没事的,不要紧,是我急着来学校,没看到这位同学才撞到的。”她还学着短剧里小白花的样子,双眸含泪,委屈得快要哭出来。(心里默默鄙视了一下自己)
这时,齐函恶狠狠地瞪着余菲,环顾四周,打抱不平的同学们:“你们也听到了吧,是她自己不小心撞到我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要不是她急着来学校,能摔成这样吗?”余菲在司寇苒和聂霜霜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忍不住疼痛,轻轻“嘶”了一声,眉头微微皱起。
聂霜霜看到余菲膝盖上满是淤青,肿得不成样子,惊呼道:“小菲,你这两个膝盖都肿成这样了!这么严重的伤,你得去医务室!”
余菲本来对自己身上的小淤青并不太在意,毕竟她没有摔出血,最多就是一身的“彩绘”而已。她心里想着,回家拿出医药箱里的消肿止痛药,轻轻一擦,立马就能恢复如初。然而,没想到同学们的劝告如潮水般涌来,仿佛她的膝盖上贴着“危险”警告。更糟糕的是,老师刚好在这个时候出现,看到余菲那满是淤青的膝盖,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仿佛她是个随时可能崩溃的“受伤小动物”。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下,余菲无奈地被同学司寇苒和聂霜霜架着,像个被迫出门的“病人”一样,朝医务室走去。她心里默默吐槽:我这只是小伤,至于这么大动静吗?而在一旁的卢心蕊则狠狠地瞪着齐函,心里满是不满,愤愤不平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仿佛这样就能让齐函得到惩罚一样。这场小插曲让余菲感到哭笑不得,但她也明白,朋友们的关心总是出于好意。毕竟,谁也不想在校园生活中多一点“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