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早,朝堂之上。
建元帝端坐金銮宝殿之上,下面群臣手执象笏,恭敬肃立。
建元帝年约五十,强壮魁梧,目光如电,威风凛凛,令人望而生畏。
他声音浑厚,中气十足,“众爱卿,有本启奏。”
内阁首辅苏泰上前一步,躬身道:“晋州巡抚为流寇所害,当地百姓深陷水火,请圣上早日派兵剿灭,端其巢穴,肃清流寇。”
建元帝横眉怒目,横眉倒竖,“那些个乱臣贼子,实在可恶,朕已着兵部调兵遣将,不日即可出兵镇压。”他顿了顿,“只是这领兵之人,着实让朕陷入为难,众爱卿可有举荐之人啊?”
大理寺卿程谦上前启奏,“陛下,武威侯骁勇善战,何不请武威侯前往?”
吏部尚潘海宁却不太同意他的举荐,“陛下,老侯爷确实英勇,但小小流寇何须武威侯出马?岂不是杀鸡用牛刀,大材小用吗?”
建元帝抚摸着自己的胡子,微微点头,“潘爱卿此言有理,那么潘爱卿认为谁合适?”
潘海宁状似沉思片刻,“常宁侯世子李勇旦曾随镇国将军镇守边关,领兵击退炎国对我朝边境的骚扰,勇猛霸气,臣认为李世子堪当大任。”
此话一出,众大臣皆明了其用意,常宁侯世子不久前刚由边关调任回朝,暂未获得一官半职,闲赋在家,潘海宁曾是常宁侯的门生,举荐此人也在情理之中。
“李勇旦?”建元帝皱眉,似在回想此人生平履历。
众大臣也窃窃私语地讨论,常宁侯神色自若地肃立,却难掩眼底得意之色,眼下朝中再没有比他儿子更合适的人选了,获得这个差事可以说如同探囊取物,所以他才敢请潘海宁在朝堂之上举荐。
果然,大臣们讨论过后,也觉得此人可行,纷纷表示赞成。
“臣认为不可。”
却有一人唱了反调,众人循着声音一看,竟然是武威侯世子赵珺。
“哦?”建元帝顿时来了兴趣,抬手点了点赵珺,“赵卿,你说说看,为何不可?”
赵珺躬身站出,走上前三步,不卑不亢道:“臣认为,流寇乃因洪涝失了田地的流民组成,无组织五纪律,恰好为山匪利用,给予好处利诱,这才与其同流合污,对付他们,当以招安为主,实在不行,再行出兵剿灭。陛下所派之人应智勇双全,擅长谈判为是,而据臣所知,常宁侯世子曾不顾军令,追赶敌军,致使我朝士兵深陷埋伏,损伤严重,勇猛有余,智谋不足,不是合适之人。”
“赵珺你……”
赵珺不但坏他的好事,还一个劲儿地贬低他儿子,常宁侯气得怒火冲天,吏部尚潘海宁用力使眼色,他才忍了下来。
心中的怒火却如何也平息不掉,不就是他长孙打了他的小舅子吗?这小杂种竟敢公报私仇。
赵珺刚正不阿、镇定自若地站在原地,好似没看到常宁侯的怒火一般。
众大臣眼观鼻,鼻观心,全都当作看不到,不想掺和进去。
建元帝抚摸着胡子,思考了片刻以后,却采用了赵珺的谏言,“赵卿说得有理,此事容后再议,众卿有其他事可以启奏,无事就退朝吧。”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的高呼过后,皇帝起身往后宫去。
常宁侯瞥了赵珺一眼,冷哼一声,拂袖离去,他的党羽纷纷跟上,另有一些人留下对赵珺冷嘲热讽,阴阳怪气。
“他还真打算认这门亲戚啊?”
“娶了个商贾之女,却还当成宝贝。”
“武威侯世子请留步。”皇帝身边的小太监小邓子气喘吁吁地跑来,边跑边朝他招手。
其他人见状纷纷不自在地离开了,皇上虽然给赵珺赐婚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妻子,但宠信他却是不争的事实,时常私下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