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第58章 玄奘西行的至暗时刻

寸草不生、一片荒芜的沙地上,李煜带着小不点儿艰难地四处寻找生存的希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每一步都走得无比沉重。

李煜眯了眯眼,虽然凭借着他们只是鬼魂,所以他们应该是并没有实际的重量,也就不需要负担体力上徒步的负担。这让他们的行程没有由于体重和重力造成的艰辛,可是,人类是需要肉体加精神,双重满足的生物。虽然肉体上没有负重,但是李煜是有思想、魂魄的,他感觉两条腿就像负重100斤一样的沉重。

究其根本,人始终是一种群居动物,需要与种族生活在一起,需要与种族的沟通和交流,需要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属性。

而在这个一望无际的沙漠,黄沙黄沙飞满天的地方,李煜的魂魄实实在在的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疲劳,他已经有了严重的视觉疲劳,又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进食了,即李煜和小不点已经很久没有吞噬其他的鬼魂了,他们的魂魄进入了特别饥饿的状态。

他们一路缓缓行来,遇到的鬼魂越来越少,人的极限是七天不进食就会死亡。那么鬼魂的极限是什么?李煜双眼迷茫,意识昏昏沉沉的,偶尔有几个零零碎碎的不属于他的记忆闪过。

他的眼神越来越迷茫,心神和意识也越来越混乱。

迷迷糊糊中,他好像是个苦行僧,此时正长途跋涉在沙漠里,而他身旁的小不点儿,则变成了一匹马。

时行百余里,失道,觅野马泉不得。下水欲饮,袋重,失手覆之,千里行资一朝斯罄。又路盘回,不知所趣,乃欲东归还第四烽。行十余里,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于是旋辔,专念观音,西北而进。

是时四顾茫然,人鸟俱绝。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虽遇如是,心无所惧,但苦水尽,渴不能前。于是时,四夜五日无一滴沾喉,口腹干燋,几将殒绝,不复能进,遂卧沙中默念观音,虽困不舍。

启菩萨曰:“玄奘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此为苦矣,宁不知耶?”如是告时,心心无辍。至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体既苏息,得少睡眠。即于睡中梦一大神长数丈,执戟麾曰:“何不强行而更卧也!”法师惊寤,进发,行可十里,马忽异路,制之不回。经数里,忽见青草数亩,下马恣食。去草十步欲回转,又到一池,水甘澄镜澈,即而就饮,身命重全,人马俱得苏息。计此应非旧水草,固是菩萨慈悲为生。其至诚通神皆此类也。

他一路风尘仆仆,前行百里,却不想迷失了方向,遍寻各处也没有找到野马泉。他本想掬口水喝,但是,无奈水袋沉重,一个不小心就倾覆了,这跋涉千里的旅费也如流水般失去了。几乎无路可循,走在九曲十八弯的路上,令人晕头又转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他只想往东走,回到第四烽去。然而,十几里路走过以后,他转念一想,他曾经立下的誓言,不到天竺,绝不往东挪动半步,怎么能如此轻易就打退堂鼓呢?他宁愿一路向西,直至死亡,也绝不往东折回!于是,他毅然调转马头,专心致志念诵着《心经》,向西北方向而去。

稍顷,他举目四顾,四周茫然一片,人和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晚上更是有妖魔鬼怪举着火把,灿烂得就像繁星一样;白天则是惊风卷着沙土,分散开来的时候就像下雨一样。即使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也并不害怕,但是却苦于饮用水用完了,口渴使他无法继续前进。在这段时间,他四五个晚上没有一滴水沾湿喉咙,嘴巴和肚子都干渴得快要死了,他再也不能继续前进了,于是他躺在沙子里默默不停地念诵《心经》来驱除恐惧,即使面对这样的困难,他也不想放弃。

他对菩萨说道:“我这次出门不为求财不为求名,只为求得无上正法。菩萨您一向慈悲为怀,心系众生,救苦救难,这里这么艰苦,您难道不知道吗?”他就这样不停地诉说,直到第五天的半夜,忽然有一阵凉风吹过来,他只觉得通体凉爽,仿佛在寒水中沐浴一般。他的眼睛也能看见了,马也能站起来了。身体稍稍恢复了一些,他便稍稍睡了一会儿。

睡梦中,他梦见一个好几丈高的天神,他手持长戟挥舞着说:“你为什么不继续前进,反而又躺下睡觉呢!”他蓦然惊醒,继续前行,走了大约十里,马突然走到岔路上去了,怎么拉都拉不回来。就这样又走了几里,忽然看见几亩青草,便尽情地吃了起来。离开草地十步左右,想转身回去,又看到一个水池,池水甘甜清澈如明镜一般,于是上前饮水,顿时觉得身体又充满了力量,人和马都恢复了精神。想来这应该不是本来就有的水草,一定是佛祖慈悲救了他们。他感念这些神通。

李煜此时突然目眦欲裂,额头中央像是就要疼痛裂开了。

李煜突然清醒,刚才自己的意识一定是出现了g,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心念观音的?他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笃信佛祖的?他又是什么时候学会念《心经》的?

等一下,他什么时候要往西行的?那什么“自念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天竺是个什么鬼东西?

等一下,天竺,西行,东归,佛教,菩萨,这是玄奘的故事吧?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

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约二十年间,玄奘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传入印度;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李煜缓缓抬起头,环顾四周,他的心中涌起阵阵恐惧。难道是这片沙漠有什么诡异之处?

因为走到这里,他才会突然间陷入玄奘西行的至暗时刻,目睹他在沙漠中经历生死考验,最终又奇迹般地起死回生?

难道这片沙漠,就是玄奘当年西行途中所见到的那片沙漠吗?难道当年玄奘西行的地方,并非地球之上?

啊!李煜被自己这惊人的推测吓得呆住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虚幻起来。沙漠中突然响起了《心经》的诵读声,李煜紧紧地拉住了小不点的手。小不点懵懂地望向前方。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傲世狂婿" 不复合,不原谅!裴先生净身出户" 鬼术道心" 浮光逆世" 军爷糙,军爷傲,惹上军爷跑不掉" 隐居神农架,开局竟被熊猫赖上?" 阿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