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晌午,包括杨义在内的诸多工部府吏,陆续将工匠们都请到了工部本署的院子。
考虑到不好晾着这些工匠,赵旸出面招呼,并吩咐王中正等人及衙署留守的小吏搬来长凳、准备茶水。
眼见一干御带器械亲自为他们分发茶水,那些工匠们不禁受宠若惊,连连道谢之余,也不禁对赵旸的身份议论纷纷。
也是,若非赵旸的吩咐,这些工匠哪够资格让王中正等人亲自端茶,哪怕调换过来,王中正都不带正眼去瞧的。
他们可是内官,谁看见不得尊称一声“中贵人”?
不多时,杨义与一干工部的案使也陆续归来,向赵旸复命:“司使,人差不多齐了。”
“辛苦辛苦。”
赵旸拱手道声称呼,亲自将预先准备好的凉茶送到每个人的手中,这令众人受宠若惊,纷纷道谢。
期间,杨案使也向诸工匠介绍了赵旸的身份:“诸位,这位乃是我工部司的赵员外郎……”
几十名坐在长凳上的工匠闻言一惊,纷纷起身行礼。
虽说赵旸之前就招呼过他们,吩咐人给他们搬凳子、送茶水,但当时他们都以为这位是工部哪位官员的儿子,甚至有人以衙内相称,谁曾想到对方居然身居员外郎的官阶……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熬到员外郎的官阶,怎么也得三、四十岁。
“都坐都坐。”
赵旸笑着招呼众人就坐,向众人做了自我介绍:“在下赵旸,愧居工部司员外郎一职,此次受官家之命,组建‘技术司’,隶属于工部辖下……我虽年少,却也希望干出一番成绩,此番邀请诸位来此,也是希望诸位不吝相助,贡献才能……”
“……”
数十名工匠面面相觑,私下议论纷纷。
其实前几日杨义在联络他们时,就提及过赵旸的“年轻”,但说的是“有一位极受官家信任的年轻上官有志振兴工部”,但谁能想到居然是如此年轻呢。
“咳。”
随着杨义咳嗽一声,众工匠这才停止私下议论,随即,有一人瓮声道:“司使要我等做什么,尽管吩咐,我等无有不从。”
赵旸笑了笑,拱手道:“此事且不急,我等先谈谈待遇。我不知杨副司使是否与诸位谈及过,我‘技术司’虽匆忙创建,但任务却很繁重,因此希望诸位专职调任,当然,俸钱、津贴是一概不缺,官家特许由内拨付……”
由官家的内拨付?不走三司衙门?
在场所有人感到无比的震撼。
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那几十名工匠纷纷答应调任,谁不答应谁是傻子。
谈妥了待遇,赵旸便开始分派任务:“杨副使和我提过,诸位分工不同,恰巧我技术司正需要不同的工种……按照诸位以往的工种经验,我会将诸位分成‘石工案’、‘木工案’、‘铁工案’、‘火药案’等诸个分司……哈哈,这些命名是临时想的,诸位莫要见怪,咱们先用着,待日后进了正轨,再做调整。”
诸工匠面面相觑,其中一人行礼道:“不知我等具体要做什么?”
赵旸摇头道:“不急,诸位可以先选出匠头。”
匠头,即各案工匠的头领,主要负责带领工匠执行任务,日后赵旸再给各案配上职的案使负责后勤,框架也就初步搭建好了。
鉴于请来的工匠们本来就有各自工种的圈子,知道彼此的技术高低,他们很快就推举出了各自的匠头。
此时赵旸转头看向范纯仁,笑道:“纯仁兄,不,范计使,把你我之前商量的交给他们吧。”
没错,抵不住赵旸的邀请,范纯仁已经答应出任技术司的计使,负责筹算各种开支并做面记载,毕竟他技术司的开支由官家的内拨付,总要给官家一个汇报。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