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地方,有一户家庭,有一对恩爱的夫妻。婚后两年,夫妻二人有了孩子,是个女儿,这女儿身体很弱,看起来好像活不了多久。夫妻好不容易有个女儿,担心她夭折,于是就把她送到尼姑庵里。
那个年代,这种操作很正常。
如果孩子多病,又或者身体太弱,父母就会选择送他到寺庙、尼姑庵或者道观里生活,觉得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有菩萨、佛祖、天神等保佑,孩子就能健康成长。
父母给她取名淡烟,莫淡烟就这样,从小生活在尼姑庵里。
十六岁以后,淡烟本以为可以回家了,没想到她的父母都病故了,这下,她只能一直在尼姑庵里生活了。
老尼姑看淡烟父母去世了,就把她的名字改为小真,还要把她头发都剪下来。淡烟不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父母没给我留下什么,如果我再把头发剃掉,就是忘了亲人,这是大不孝啊!父母虽然把我寄存在庵里,只是为了让我活着,又不是真的让我出家,是不是?”
老尼姑听了这话,一时理亏,不再说什么。但是,她心怀怨恨,对淡烟不再客气,经常呵斥、辱骂,淡烟并不理会她。
老尼姑大怒,把淡烟关到了其他院子里,那院子里少有人去,她算是被软禁了。不过,淡烟却觉得不错,在那里,她不用担心吃穿,她可以和花鸟为伴,也可以看弹琴,自娱自乐,倒也不错。
只是,淡烟长久看不到人,难免会觉得孤独寂寞,因此有时候常常看着远方,呆呆地,仿佛在思念谁。
有一位小尼姑看到淡烟很惬意,就讥讽她说:“姐姐,你这样的话,不如嫁人呢,不然的话,尼姑庵里哪有待字闺中的女儿家呢?”
原来,这小尼姑看淡烟每天弹琴看,逍遥自在,有时候又看着远方,好像在想念什么,就以为她是动了春心,想着嫁人,所以出言讽刺。她却不知道,淡烟只是觉得孤独,再说了,淡烟也不是真正的尼姑。
淡烟不理会她的嘲讽,笑着说:“我确实有所等待,但不是你说得那样,等待嫁人。我听谚语说,来说是非,便是是非。你说我想着嫁人,实际上是自己想嫁人吧?自己心中所想,往往会投到别人身上,再趁机说出来,对不对?呵呵!”
那尼姑一听,顿时红了脸,慌忙走了。
这一日,淡烟早上起来,她没有梳妆,来到池边,看着花瓣落在水面上,似乎有所感悟。忽然,她看到水里好像有一位美人,仔细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影子。看着影子里的自己,她才知道自己这般模样。
心中一动,淡烟忍不住吟了一首《花非花》的词:侬非侬,是侬影,态何妍,见和猛,含愁相印是心心,昙花无我消磨冷。
一边念着自己的词,淡烟一边把水面做镜子,开始梳头发。她梳着头发,看着自己的影子,忍不住又说:“魔障啊你这俏影,没你才索性干净!”
说了几遍后,忽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也说“魔障啊你这俏影,没你才索性干净!”
淡烟吓了一跳,干净回头看,看了一圈,没发现人。她留神细听,发现声音是从走廊里传来的,再一听才发现,原来是笼子里的鹦鹉,在学她说话。
淡烟来到鹦鹉跟前,说:“你果然听懂我的心声吗?那我把你放了,你去人间飞翔吧,顺便把我的心声传出去,让我离开这个火坑,那我就满足了。”
鹦鹉听懂了,展翅翱翔,飞走了。
几天以后,淡烟又在池边石头上坐着,把玩着池水。鹦鹉飞回来了,它嘴里叼着一个东西,似乎是小树枝,淡烟看到后,起来追逐鹦鹉。鹦鹉嘴里的小树枝落下来了,原来是一支玳瑁钗子,晶莹灿烂,一看就是值钱的东西。
淡烟告诉鹦鹉:“如此珍贵的东西,我不能要,你从谁家叼来,就送回人家去吧。”
鹦鹉好像没听到,翻身又飞走了。
淡烟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簪子,忍不住把玩起来,她爱不释手,越看越喜欢,终于忍不住,插在了头发上。插了玳瑁簪子后,她又去水边,看着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更加妩媚了。
忽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好,在这里呢!”
原来是个婢女,随即来了几个人,然后带着淡烟出了门,上了车。淡烟不知道怎么回事,问婢女怎么回事。婢女一开始不说,淡烟问得急了,她才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