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天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公元1621年到162年)年间,凤阳府宿州出了个人才,这个人叫李少波,是个木匠,才不到二十岁,已经娶妻了,妻子是木氏,很漂亮,很贤惠,才刚十八岁。
李少波自幼没读过几年,就喜欢跟着父亲做木工。父亲发现,李少波这孩子,读没天赋,做木匠倒是很有天赋。很多时候,做了一辈子木匠的父亲,甚至需要请教当时才十二岁的李少波。
所以,后来李少波干脆不念了,就好好跟着父亲做木工活。
几年下来,李少波已经很有名气,在当地,没有他不会做的玩意,而且他收的费用不算高。在“人家不会他会,人家会了他能做得更好,而且收费不贵”的情况下,李少波很快就名震八方,很多外地人甚至也来求着他做东西。
于是,李少波去外地做事,也就成了常态。
李少波每次外出做工的时候,父亲也会到外面做事。这是因为,父亲虽然丧妻,但是他毕竟才四十来岁,而当地一些人又喜欢大舌头,如果自己和儿媳妇在家,免不了别人说闲话,到时候不好看。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李少波和父亲经常不在家,而李少波的妻子木氏则守在家中,虽然吃穿不愁,家里还有个丫鬟,但家里终究是少了顶梁柱。
这一天,父亲得知李少波又要出门,于是提前半天跟着别人出去揽活了。临走时,他还交待李少波:什么时候做完了活,记得跟自己说一声,到时候回家团圆。
李少波点头答应了,次日早上早起,带着自己的工具,然后到隔壁的砀山去给一位富户做家具。
在富户家做家具,富户包了李少波吃住一切费用,加上富户开出的价格很高,所以李少波比平时更卖力。
做了几天之后,李少波发现木材不够,于是到山中亲自挑选梨木。李少波是木匠,经常要去挑选木材,有时候直接去选树木。
对于选树,李少波有个“三不用”原则:其一,百年古树不用,因为时间久远的古树,在他看来已经很有灵气,能庇护一方生灵,应该珍惜、敬畏;其二,有鸟窝或者其他动物住的树不用,因为砍伐这样的树,会毁了鸟蛋、小鸟,可能害死老鸟或者小动物;其三,路边树不用,因为路边的树可以供人乘凉、遮风挡雨,有福德。
带着伙计伐树的时候,那两个伙计很冒失,看到一棵大树,抡起斧头就要砍。
此时,树上忽然传来一声尖锐的叫声,似乎是鸟儿发出来的。李少波正看着附近几棵树,听到动静后,急忙看向树上。
原来,树上有一个乌鸦做的窝,窝里还有两个小乌鸦,正嗷嗷待哺呢。在那棵树上,乌鸦窝下面,出现了一条蛇,那条蛇看起来有三尺多长,伸着长长的蛇信子,要吃了小乌鸦。母鸦发现了大蛇,一边拍打翅膀,一边发出尖锐的叫声,还试图用尖嘴去咬大蛇。
大蛇似乎不怕,它不愿意继续和母鸦纠缠,望着小乌鸦那里爬过去,准备饱餐一顿。
母鸦着急了,拼命去啄大蛇,但是它嘴小力量弱,大蛇丝毫不在意。母鸦实在伟大,居然飞到了大蛇嘴前面,扑打着翅膀,几乎是要撞到大蛇嘴里,显然它是要用自己的命来阻止大蛇,保护自己的宝宝。
李少波看到后,拿着随身携带的斧头,朝着大蛇扔了过去。斧头正中大蛇中间,大蛇受了伤,居然化成黑气消失了。
伙计们看呆了,纷纷说大蛇是妖怪,说不定乌鸦也是妖精。几个人又要抡斧头砍那棵树,还说乌鸦窝的干柴都够烧一顿饭的,砍了这棵树,不仅有做家具的木头,还可以多些干柴拉回家用。
李少波不肯,说:那棵树确实是好料子,只是上面有乌鸦窝,窝里还有两只小乌鸦,若是砍了树,那两只小乌鸦岂不是要死了?古人云,劝君不打三春鸟,咱们也应该做到木工不伐有巢树嘛。换一棵树就是,这般也是功德一件。
几个伙计一听,纷纷竖起大拇指。
砍了树,运回富户家里后,李少波继续做家具,一直用了二十天,他才完成所有的任务。富户一看,桌椅板凳、柜子箱子盒子架子都很结实,榫卯结构严谨,几乎没有浪费木材,连一些边角料李少波都做成了孔明锁玩具,说是给富户孩子玩儿。
富户大喜,除了工钱还给了李少波不少赏钱。
李少波做完了活,写了封家,托人送给在外地的父亲,说是明日回家,一家人回家团聚。
晚上,李少波打包好了衣服和工具,吃了富户给的饭,早早地睡下了。睡着后,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黑衣人冲他说话:不要相信你妻子,不要相信你妻子。
李少波跟妻子感情不错,听到黑衣人的话后,很生气,一生气他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