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晏舟见天色已晚,决定在这儿住下。
次日清晨,他和岳父一起出门去上朝。
路上还碰到了工部尚,他们打了招呼,等到了门口。
他们聊起皇上下的命令,之前皇上说要他们想办法,怎么驱逐外敌,如何发展大雍。
生怕皇上觉得他们德不配位,让他们辞官,不少人回家冥思苦想,思考对策。
等上了朝,陆晏舟上前一步,直接说道:“臣认为,若是想要驱逐外敌,那么就要重视武举,培养将军和士兵,不光要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还要让他们的学识方面有所增长。”
平心而论,不少低级将军在谋略和调兵遣将方面略逊一筹。
他认为,大雍需要更多的人才,不光是武将,还有其他行业。
就像现代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一样,虽说科考是一条出路,但这太有局限性。
陆晏舟想要大雍像二十一新世纪那样,全面发展。
他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了出来。
楚天浔的脸上挂着微笑,看不出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时就有大臣提出疑问。
“陆大人的想法是好的,但我们现在经不起这么大的变动。”
户部侍郎表示:“所有的改革都需要钱,我们的国没有那么充足。”
陆晏舟的眼眸闪过一抹光芒,“所以我们要将经济放在第一位。”
那么首先就要发展经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陆晏舟站在那里侃侃而谈,他用了许多现代的词汇,很多大臣都听不懂。
楚天浔在心里默默复读了几遍,揣测词语的意思。
怎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优先选择创建新型产业,促使老百姓有就业的机会,老百姓富足之后,在促进他们的消费能力,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在大雍,并不是每一家都有地的。
许多百姓都是靠着给人打工,来赚取生活所需,他们赚的钱少,肯定没有消费能力,如果他们没有消费能力,那么店铺的东西就不好卖。
税收不只是农税,还有商税。
虽说是士农工商,商在末尾,但商人缴纳的税款可不少。
国家要发展也需要钱,但不能压迫老百姓。
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增加资产。
不少大臣听的云里雾里的,高渊率先询问:“陆大人你先别讲了,你就告诉我们首先要做什么?”
陆晏舟听到高大人的问题,停顿了一下,说道:“先修路,等到交通发达之后,发展贸易。”
他补充,“商人来往的路上,鼓励百姓开店,什么类型都行,可以增加点福利,例如开店的话,前三年不需要交商税。”
户部尚竖起耳朵,认真听陆晏舟提的建议。
众人这下都听懂了,大家纷纷插言,根据陆晏舟说的东西,拓展出了许多方面。
陆晏舟对此特别满意,国家不能只指着一个人。
他提出了观点,其他人可以以此为踏板,说出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建议。
楚天浔对现在正在讨论的官员,甚是满意。
下朝以后,楚天浔派德顺去请陆晏舟过来。
他在屋里等着哥哥,想问问刚才自己没听懂的地方。